重穿农家种好田

作者:捡贝拾珠

   【感谢好友壬女吉祥和妙红9246的粉红票。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拾珠新书 ,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预告:今日双更,第二更在晚上7点左右。

  ………………………………………………………………………

  靳玉书微笑着说:“麻烦什么呀?反正我在家里也没事。你以后来了,就敲敲我的门,我给你一张罗,保管一会儿就抢完喽。”

  一个走了一段路的老太太听说了,回过头来说:“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不愿意去大街上跟人挤。你的鸡蛋新鲜,又是送上门来的,我们哪里也不去买了,就等着买你的。”

  田青青闻听高声答道:“好来!好吧,老奶奶,我一准隔三岔五的来,还保证鸡蛋新鲜。”

  说完给靳玉书摆了摆手,说声“再见!”推着自行车出了居民小区。

  两下里就卖出去了四百多鸡蛋。这样一来,空间里的鸡蛋就不用发愁出处了。

  空间里还有鸡蛋,想想眼下就只有这三十二只母鸡,如果在村里收不到的话,再张罗销售点儿,怕供不应求,田青青只好作罢。

  看看太阳已经偏西,便在背人处闪身进了空间。哄了哄田苗苗,在空间的笼罩下,打道回府。

  这条路田青青走的太熟了,闭着眼也能到家。并且还不用观察路上的情况。无论是碰到人身上,还是撞在车辆上,她都能像空气一样。直接穿过。路上的人没有感觉,她的身体和空间也不受任何损伤。就连在空间堂屋里的田苗苗,也感觉不到震动。

  田青青少了路况的分心,一边走。一边放飞心情。

  今天是她第一次出来做买卖,没想到竟是如此顺利。一下午,就定下了两个销售点。

  是她考虑到货源问题,怕日后供不应求,才没去第三处。否则的话,第三处也会很容易地拿下来。

  啊呵!做买卖原来如此简单!

  看来。薄利多销永远是商业上的法宝。

  既然如此,那就多做一些买卖,多赚一些钱,尽快把家里的北方盖起来。

  卖鸡瘟“药”让母亲存起来了一千块钱,自己也落了两百块。卖给付振海的鱼钱还在自己手里,也有了一百来块了。虽然不言声儿贴补了家里些,也还有九十多。

  今天在农林工作站卖了十六块五毛,在居民小区卖了六块五毛,一共是二十三块。除去买鸡蛋的那五块钱,还有十八块。这样。自己手里就有了三百多块了。

  听母亲说,盖三间土坯房两个耳屋,两千块钱花不完。

  但她不愿意盖土坯挎耳屋的老式房子。

  再过二十年,农村里兴起了砖木结构建筑,屋内的面积,也由现在的三平方多米扩展到了六、气平方米。大玻璃窗几乎占了南面整面墙。一进屋。宽敞又明亮。

  她想让父母现行一步,盖成这样的房屋:东西四大间,南北跨度六米多;中间是大客厅,东、西屋中间打着断间,冲客厅里开门。这样,两间东、西屋就变成了四间。房间的利用率高起来,他们兄弟姐妹,可以有自己的房间了。

  不过,这样的房子造价高。按现在的行情,没有四、五千也下不来。

  看来。还得把买卖做大,赚更多的钱,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那就多倒鸡蛋多卖鱼!

  想到了鱼,田青青又有些担忧。

  坑塘里的鱼越来越难钓了。每钓一次,她都耗费很大的精力——异能虽然能做到现实中人类不能做到的事情。但也得耗费精力不是!天下永远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现在大部分都是用空间水池里的鱼。

  而空间水池也就两平方米,自己上午钓几条,晚上给付振海送五条。一天出十几条鱼,维持了二十来天了,没见少也没见多。

  没想到在农林工作站一下就定出了八条,明天下午就得送过去。但如果经常不断地往这里送,货源会不会出现问题?

  这也是她没敢在居民小区提鱼的原因。

  看来,以后不能光在村南坑塘里收鱼了。被自己连钓带收了一春天,大鱼肯定没多少了!

  那就到村北小河里收一些。

  说是小河,其实是一条灌溉渠。是前几年配合“一定要根治海河”挖的。里面的水是不是从南运河里灌过来的,田青青不知道。但有水肯定有鱼,收收试试。

  再一个就是县城环城路的东北角上,有一个大水塘。是护城河常年冲击而成。前世印象中面积很大,水也很深。经常有溺水事件发生。

  按方位来考虑,水塘应该就在农林工作站的西南角上。出农林工作站的大门时,田青青还特意看了看。但由于树挡住了视线,什么也没看到。

  有时间到那里收一些去。现在货物供求量大了,是得多考虑几个地方。

  再就是鸡蛋。

  倒卖鸡蛋赚不了多少钱,重点还是指望着空间里的鸡们下。

  原先看着空间里很多,发愁卖不出去。这一卖不要紧,才发现原来这么不禁卖,一下午就能卖个差不离。

  现在又打开了西侧门,还是饲养牛羊的场所。那么,东挎院儿就成了鸡们的天下了。

  东挎院儿比庭院大两倍,足有半亩地之多。现在里面只有三十多只鸡,稀稀落落的,老远才看见一只,确实大材小用了。

  那就再买一些小鸡崽放在里面,空间时间是外面的四倍(最起码现在是,以后怎样不好说),几个月就能长大。

  买鸡崽在家里早就提到议事日程。母亲郝兰欣也满口答应。但就是听不到叫卖声,一直没买成。

  这个时期做广告还不普遍,消息闭塞,真的是卖的找不到买家。买家又找不到卖家。只有等卖家上村里来吆喝才知道。

  而卖家来了,家里如果没人的话,又错过机会买不成。

  “卖……小……鸡儿……噢……”一声拉着大长音的叫卖声传了过来。

  心想事成!

  田青青在心里高兴地想!

  昨天想到了做冰棍,晚上空间里就出现了冷冻室!

  现在想到了买小鸡崽,就听到了吆喝声!

  难道自己真的能够心想事成!!!

  幸运之神真的就这么常伴随自己吗?

  “卖……小……鸡儿……噢……”

  又一声吆喝声传来,打断了田青青的yy 。抬眼望去。原来她走到了杨家庄的村后,吆喝声是从杨家庄村里传出来的。

  杨家庄紧挨着通往县城的这条公路。据说,为了取直,修公路时还动员搬迁了几户人家。村干部为了政绩突出,把村代销点、医疗站、理发室等公共设施都建在了公路北面。村民买东西、理发、看病,来回穿过公路。一些上了年级的老人,更喜欢坐在这些服务门市门口,一边聊天,一边观看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

  这样一来,给人的印象好像这条公路是穿村而过似的。

  田青青在一处背人处闪出空间。推着自行车朝吆喝的方向骑去。

  既然遇上了,何不买一些放在空间里呢?

  卖小鸡崽的果然在村中街道上。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旁停着一辆红车子。红车子的两边,各摞着一摞木板制成的浅木箱,中间放着几个小蓆篓。

  有几个妇女围着指指点点,看来是在讨价还价。

  田青青推车走了过去。

  “你都卖了一天了。这小鸡崽都是人家挑剩下的了,便宜一些,我们大伙儿都买你的。一块钱六只。怎么样?”一个中年妇女说。

  “我这鸡崽都是下午凉快了以后才推出来的,欢实着呢。”卖鸡崽的中年男子说着,掀开了另一侧的浅木板箱:“你要便宜的也行,这里头的是上午剩的,二十一只,你拿两块钱,要不?”

  田青青踮起脚尖往浅木箱里看了看,果然有一窝小鸡崽无精打采地挤在一起。有的站着,有的卧着,大部分都闭着眼睛打瞌睡。

  “蔫儿吧唧的都快死了,这个你白给也不要。这个箱子里的,一块钱六只。怎么样?”

  另一个女人说。

  “不行。俺卖了一春天了,没这个价儿。你要呢就要,不要我去别处里卖去。”卖鸡崽的男子说着,就要拾摊子。

  “大伯,这些小鸡崽都忒蔫儿了,你还能贱个儿吗?”

  田青青指着那窝儿赖怏怏的小鸡仔说。

  卖鸡崽的:“你要?”

  田青青:“嗯哪。一块五,怎么样?”

  “嘿,小姑娘还挺会还价儿?”一个妇女说。

  又对田青青:“你家大人呢?这个买回去可活不了!”

  田青青笑笑:“我买回去试试。”又对卖鸡仔的说:“一块五,你卖不卖?”

  卖鸡崽的略一沉思,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行,一块五就一块五。给你放哪儿呀?”

  “你就放在我车子后面的篓筐里吧。”田青青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块五毛钱,递了过去。

  几个围观的妇女都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有的还冲着田青青只撇嘴,心里话:小孩子不知深浅,到不了明天就全死了,白花一块五毛钱。

  “大伯,你这欢实的我买四块钱的,能多给我两只吗?”田青青又指着另一侧的浅木箱说。那里面的小鸡崽黄黄的毛茸茸的很可爱。可能是饿了,一个个都张着小嘴儿“唧唧”地叫个不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