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作者:白色十三号

   “他是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导演,是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导演之一,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在创造新的个人票房纪录,都为以后的电影竖立的新的标杆。他从影不过十几年,执导的作品却拿到超过75亿美元的总票房,他坚持、努力而又顽强,被北美媒体誉为美国梦的代表,他就是杜克罗森伯格!”

  站在后台,杜克听着前厅伴随舞音的旁白,耐心的等待着,时不时响起的掌声,清晰无比的告诉他,摄影棚中除去主持人杨兰外,还有不少观众。

  “上一周,第八届尚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在这次电影节上,好莱坞著名导演杜克罗森伯格的到来,成了此次活动最大的亮点之一。”

  又是一阵掌声响起,看到导演的示意,杜克走上舞台,先朝观众那边挥了挥手,微微笑了笑,坐在了杨兰的对面。

  对于数次登上过《时代周刊》封面的杜克来,这只是阵仗而已。

  他穿着一贯的深色休闲西装,自然而随和,干练的短发意气风发,显得活力十足,整个人似乎完全停留在了三十岁这一成熟稳重而又充满魅力的年龄段。

  杨兰跟杜克握了握手,道,“我们用中交流没有问题吧。”

  “只要你不地方俚语。”杜克的普通话,甚至比很多尚海人还要流利,“还有成语。”

  听到他的话,观众席传来一片赞叹的声音。

  “我在美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在很多西方的语言天才眼中,中简直就是噩梦。”杨兰明显在把控采访的节奏,“你用了多长时间,达到现在这种程度的?”

  “三年左右吧。”杜克回忆了一下,“大概就是这么长的时间,我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天赋的。”

  “这么,你还是个语言方面的天才?”杨兰问道。

  杜克摇了摇头,“不是。我只会英语和中,其他语言也学习过,却始终没有进展,比如法。我到现在只懂得几个最基本的词汇。或许是有缘吧,中我学起来感觉很简单。”

  然后,就像是在法国以及其他国家做宣传一样,杜克又开始自己对中国化怎么怎么感兴趣。

  “你对中国化感兴趣,看过中国的电影吗?”

  听到这个问题。杜克轻轻回答道,“看过,但不多,比如杰克陈的动作喜剧和李安的《卧虎藏虎》。”

  杨兰又问道,“你觉得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工业基础!”

  这个答案显然超出现场所有人的预料,观众席甚至响起一片惊异声。

  杨兰略带好奇的问道,“不是别的地方?”

  当然还有其他别的,但这涉及到化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杜克也不想扯的太远,道。“我个人认为是工业基础,也可以是技术。”

  不等对方再问,他解释道,“在九十年代以前,好莱坞电影远不像现在这般兴盛,欧洲电影还有跟好莱坞抗衡的实力,但这些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全都变了,如果你细心观察,这十多年来,好莱坞在全球最成功的电影。技术是支撑起它们的重要因素。”

  “中国电影下一步是要重视技术的发展吗?”

  “电影是多重因素组合在一起的结果,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杜克稍稍想了下,“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我自己。只有足够先进的电影技术,才能将我脑海里的画面变成现实,所以也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技术流的导演。”

  话到这里,杨兰忽然意识到,主动权不知不觉间就被杜克抢走了,这对访谈类节目是大忌。她赶紧转换了话题,“在你的电影里,卓越的特技技术,总是能制造出让人目瞪口呆、热血沸腾的视觉效果,目前电影票房史上最卖座的十部电影中,有四部出自你手,你认为是什么促成了你的成功?”

  “梦想、坚持和努力。”杜克停顿了一下,又道,“还有不断发展的院线。比如十年前,一部影片在北美能以3000家院线开画,就非常了不得了,但现在征集到4000家院线也不是难事,院线的发展和银幕数量的增多,是一部影片票房增加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杨兰和观众席上的人都在点头。

  杜克又道,“虽然如今电视、络和碟机都在高速发展,但影院的观影感受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被取代,像魔戒三部曲这样的影片,用大银幕观看和银幕观看,完全是两种感觉。”

  杨兰反应速度非常快,立即问道,“这是你着力拍摄特技电影的原因吗?”

  杜克耸了耸肩,也不否认,“算是原因之一吧,现在观众能看到影片的渠道不断增多,为什么一定要进影院?你必须要展示一些银幕上看不到的东西。”

  杨兰显然为采访做足了功课,又问道,“在你看来,如果电影大卖,是否电影科技的运用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日》时我第一次大规模用到了cg技术,《黑客帝国》和魔戒三部曲同样也运用了很多的高科技。”杜克根本不避讳在场的观众,直接道,“我认为电影观众不会关心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观众只想某种体验,他们喜欢吸引他们的、可以带领他们去经历一段旅程的电影,《黑客帝国》和《魔戒》三部曲都是这样的电影。”

  听杜克如此,观众席上的人都不自觉的点头,杜克做过大量的调查,普通观众没几个人关心电影是怎么制作的,他们想要得到的是简单的愉悦。

  见到杜克又在不知不觉中抢主导权,杨兰再次换了话题,“这次你带来的《飓风营救》反响非常好,我这里有一份最新的票房统计数据,从上周四上映到现在,这部影片的中国票房累计达到了2865万元。”

  她看着杜克,问道,“有什么感想吗?”

  “观众喜欢我的影片,我非常高兴。”

  这个数字看着不显眼,但现在才2004年,一年当中票房能过亿的电影都寥寥无几,2865万rb的数据,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部影片是中美同时上映。”杨兰继续道,“北美票房统计出来了吗?”

  看到杜克轻轻点头,她问道,“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当然可以。”杜克回忆了下中午拿到的数据,道,“北美周末三天,5125万美元。”

  “票房榜冠军?”

  “票房榜冠军。”

  《飓风营救》根本算不上大制作商业片,首周末能拿到5125万美元,无论是杜克,还是华纳兄弟,都非常满意。

  “恭喜你。”杨兰笑容灿烂的道,“又有一部影片要票房大卖了。”

  “谢谢。”杜克毫不客气的收了下来。

  如果《飓风营救》想如同《魔戒》三部曲那般大卖,那绝对不可能,但以首周末的形势,通过票房实现盈利并不难。

  “从进入好莱坞到现在,你制作了如此多的电影。”杨兰把话题转向了票房,“而进入新世纪后,电影的拍摄成本节节攀高,市场压力很大,你会不会在自己的电影上映前也感到有一点紧张?”

  “会紧张,甚至会因为焦虑而失眠,”杜克指了指自己的额头,“这里会产生各种想法,包括失败的后果,直到看见票房数据,才能松一口气。”

  杨兰的话题又转到了压力上面,“你的作品在全球都有极高的期望值,在中国也不例外,这让你面临怎样的压力?”

  “压力是每个导演都必须要承担的,压力往往也是前进的动力。”杜克的手指缓缓敲着椅子扶手,“对于关注度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虽然有很大的压力,但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也制作过成本影片,成本电影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如何吸引观众来看你的作品,而拍摄这类大片的好处就在于,你知道它有机会和全球观众见面,作为电影人这就是最好的机遇。”

  采访渐渐接近尾声,又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杨兰给了观众提问的机会。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观众,第一个站起来问道,“罗森伯格导演,我在九十年代就成为了你的影迷。”

  “谢谢,这是我的荣幸。”

  完,杜克向他做了个继续的手势,那人又道,“你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制作电影,你是怎么保持如此旺盛的创作精力的?”

  大概想了几秒钟,杜克才道,“我享受制作电影的过程,尤其是与团队、富有创造力的人一起合作拍电影的时候,思维的火花满屋碰撞,这是很令人振奋的事情。”

  “就拿拍摄魔戒三部曲这样的电影来,我们要创造一个新世界,设计全新的生物,我超爱这一过程,如果你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不算工作,如果你对你做的事情充满兴趣,你一天都不用工作,所以我的计划是永远都不工作,制作电影是我最大的兴趣。”

  接下来的是个女观众,她问起的问题就与兴趣有关,“为什么拍电影是你最大的兴趣所在?”

  “我认为电影最伟大的力量,就是能够带给观众从未拥有过的体验和经历,无论是现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幻想之类,电影就是一个绝佳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他们从未想象过或见过的东西。”

  半个时的访谈结束,杜克的中国之行已经接近了尾声。(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