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书俊的论文虽然写得有一些夸大,但实际上,在前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真有这样的地位。这一篇散文,不但选入了小学教科书,同时,这一篇散文还是必背的一篇。之所以要背,除了这篇散文写得确实经典之外,这还跟语文教育有关。
语文语文,什么是语文?
语是说,文是写。
学语文就是要学会说与写这两种技能。
自古以来都有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又有读书百遍,其义之现。反复诵读,确实对于提高个人的语言修养有着巨大的好处。那一些出口成章,要诗就诗,要词就词的的一代大家,无不是自小的时候读了太多这一些经典。于是,张口一来就是名言警句。
此之谓诵读经典的好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样也是如此。
而且,拿到这个世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美感,却是完爆了无数的散文名家。哪怕就是教科书目当中一些散文,与之相比,也是大大不如。
也因此,虽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只是童年间的回忆。但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散文展现的童年给予的乐趣,却是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几乎看过这一篇散文的朋友,他们都会推荐给其他的一些好友。
在这里面,有一些是学生,也有的是讲师,还有的一些是教授。
在作者行列,一众作者也都是相互推荐,无不是佩服这篇散文作者的文笔。
甚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部作品因为文笔太过于优美,反而在网络小说圈内,再度掀起了一场论文笔有没有用的讨论。
其实这已经不是网络小说圈第一次讨论文笔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了。
在网络小说开始之初,这个问题就一直拿来讨论。
可是,随着以黄一凡为首的小白文大行其道,文笔对于很多网络小说作者来说,也变得可有可无。哪怕后面黄一凡弃小白文套路,写了一部更有文笔的诛仙。但是,因为小白文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作者早已经对文笔没有什么看法。
但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部散文,却是让一些网络作者若有所思。
文笔真的不重要吗?
可能在某个时候的确是这样的。但如果达到了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种文笔的境界,恐怕,写出来的网络小说,该当有多恐怖。
当然,这样的讨论自然没有什么结果。
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艺术就是这样的赋有魅力。
不管你文笔好,也不管你文笔不好,你都有可能成功。
扯远了,网文只是小众,对于大众来说,人们更多的还是关心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底是不是秋水先生写的?
是的。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一众读者不少时候了。
在此前《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就有不少读者一直寻问着,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秋水?
而现在,不少人又寻问着。
很显然,相对于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散文更见笔力。而且,这种笔力与秋水先生此前写的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看起来随意了了几笔写的一些小事,但这一些小事当中却透露着无尽的意味。背影当中的是父子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的则是童年的乐趣。
这个时候,有一些支持者当场就表示。其实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散文的,就是真正的秋水。试问,如果不是秋水,谁还能写出如此有诗意的文章?哪怕那个号称惊才绝艳的“黄一凡”,也写不出这样的散文呀。
所以,此秋水便是真正的秋水。
只是,这样的证明自然没有什么力度。因为这只是一厢情愿,也没有证据证明,光从一篇作品当中去猜测是不是秋水,当真有一些难度。
不过,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却并没有让一众支持者就此放弃。
他们继续寻找着真相。
在分析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作品的文笔之后,一些支持者研究起了这一篇散文的内容。
其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的内容比较简单,就是作者童年的时候在院了里捉虫子,拔野草,然后再到私塾里读书的一些事情。但是,哪怕是再简单的剧情,在有心人的寻找之下,他们仍能寻找到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的美女蛇。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作者说过长妈妈小的时候给他讲了一个有关于“美女蛇”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如果你在夜晚的时候听到陌生人喊你的名字,你千万不要回话,要是你回话了,那么,美女蛇就会在半夜的时候来吃掉你。
这听起来怪吓人的。但是,一众支持者拿出这个故事并不是说这个故事怎么样吓人,他们只是借着这个神话故事抛出了一句话:“各位,大家难道忘了秋水先生写的后羿射日了吗?”
这一句话,可谓是点燃了无数人的激情。
后羿射日。
是呀。
多少人无比的记得秋水先生。除了秋水先生写的大学之道,背影之外,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后羿射日”这个神话故事了。而且,若论传播的广度。“大学之道”与“背影”只是一些知识份子知道,但“后羿射日”却已经到了全国人尽皆知的地步。哪怕就是不识字的文盲,也知道了,原来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天上是有十个太阳的。后羿射下了九个,才只留下了一个。
很多人为什么期待秋水先生出山,其实都是期待秋水出来写神话故事而已。
于是,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
秋水散文很厉害。
现在的这个秋水散文同样厉害。
秋水的背影是民国时期为背景。
现在的秋水同样是民国时期为背景。
秋水写过神话。
现在的秋水同样写了神话。
这么多的相似,他要不是秋水先生,那他是谁?
这个时候,或许你同样会说,这仅仅只是雷同而已,也不能说他就是秋水先生。
如果从概率学上来说,的确也不能。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之前写的《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我们知道,这是作者怀念他的保姆阿长的故事。
不过,那个山海经是什么回事?
之前有读者就提到过,《山海经》可能是民国时期一部很出名的作品。或者说,是小时候作者很喜欢的一部书籍的名字。就像我们小时候很喜欢一本连环话一样,可惜父母就是不给我买,但谁也没想到。一向收入低微,一向被我吐槽的女工竟然给我买了这本书。
这里当然不是分析女工的朴实,对于此,我更愿意去探纠《山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从史料当中,我们是无法查到《山海经》这一部作品的。但是,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散文里,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真相。
我们先看第一次提到山海经的话:
【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什么。
如果没有。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第二次提到有关于山海经的句子: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帝江。
刑天。
与后羿生活在同一时期的神话人物,却在作者笔中又一次登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