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
“可惜。”
“可惜。”
水浒的大结局,无数读者都是暗叹可惜。
当然,可惜的并不是作品,作品已经达到了一个无比之高的高度,哪怕是想下降都有一些困难。这里的可惜,可惜的是水浒大结局108将的悲惨命运。
可以说,108将当中除了仅仅个别得到善终之外,其他的好汉都是死与非命。
不过,仔细想来。虽然水浒大结局令人有些苦涩,但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水浒从出现那一天开始,他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水浒108将当中,虽然此前一直打着替天行道,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旗号。但说到底,这一些大将对于朝庭,对于君主内心是敬畏的。而且,不少英雄加入梁山也并非完全出于本愿。有的是被逼的,有的是用计骗过来的,也还有的是拿梁山暂且安身的,特别是以宋江为首从上山到结束一心都想着招安的,这样的水浒梁山起义又如何成功得了?
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千年以来农民起义为何失败的原因。
不是他们没有能力。
也不是他们没有机会。
更不是他们没有势力。
而是他们的思想受到了非常大的局限。
你想都没想过反朝庭,最终你反得了朝庭吗?
哪怕就是偶尔造一下反,也不过是为了以后在招安的时候能提更多的条件。
时也?
命也?
谁也说不清楚。但不管如何。水浒这一部书却是真正打出了一部名著该有的高度,且不说与方腊起义相比较,哪怕就是比之四大名著《瓦岗传奇》比较,也是隐隐高上一筹。哪怕结局有再多的可惜,但能看到如此一部奇书,也是再没有遗憾了。
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水浒之精彩,或许说也说不完。
现在我们最应该的,应该对凡尘表达出自己最为衷心的感谢。
“感谢水浒,感谢你给我们呈现了108位个性十足的英雄好汉。”
“感谢凡尘先生,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况世绝作。”
“感谢……”
一部水浒,诞生了无尽的话题。
而在水浒结束之时,这一些话题也慢慢回归到平淡。
但是,这一些话题哪怕归于平淡,但却并没有消失。
如果你愿意,只要过去那里开一个讨论贴,围绕水浒的话题又将如万马奔雷之势响起。
……
“黄教授,您说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水浒传结束之后,黄一凡去了一所初级中学考察。
虽然黄一凡并不是特别想去,但本着为了教育华国学子便也去了。
一翻考察之后,不少初一教语文课的老师便围着黄一凡,不断的问道。
虽然大家的问题各有各的不同,但比较多的人问的还是作文问题。
这个倒也好理解。
黄一凡本身是教中文的,又是大作家,自然对于写作有很深的心得。再加上现在语文考试对于作文越来越为的重视,120分的试卷里面有50分是作文分,几乎占了一半。语文要想考高分,如果作文写不好,那基本上与高分无缘了。
“黄教授,听说您高考的时候作文得了满分呢,您跟我们讲一讲呀。”
“是呀,黄教授,你不知道。现在这一些初一的小孩子,我们都有一些头痛。教深一点的知识他们听不懂,教得太浅了,写出来的作文和小学生的好像没有什么两样。”
不少教初一的语文老师都是头痛,不知道该怎么教。用他们原来的教法,那就只能靠学生们的天赋。反正我教就是这样教,至于大家怎么写,那就靠悟了。这又不是数学这种有公式,有正确答案的题,语文课本里面的作文,似乎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汗,各位老师,谁说我高考的时候得了满分作文。”
黄一凡一个头两个大,这满分作文的传言是谁传出去的?
各位老师纷纷说道:“网上都这么说。”
“网上都是骗人的,别相信。”
黄一凡摇头:“其实对于作文怎么写,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黄一凡虽然也是老师,教的也算是语文。不过,黄一凡教的并不是初等语文,而是高等语文教育。况且进入水木的都是精英当中的精英,所以,关于如何写作这类的事儿,根本就不是他要教的。相反在中文系里面,还真没有“写作系”,有的是文学评论,古代汉语学研究,汉语言文学之类的专业。按原来的经验来说,一般只要掌握了这一些语文知识,你的作文想写烂都不可能。
不过,对于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他们又哪里知道什么文学欣赏,什么文学评论。别说是欣赏了,哪怕是老师们将自己的欣赏分析给大家,一众学子也未必全听得懂。所以,在听不懂的情况之下,自然写的作文也就又和小学生差不多,并没有太多的提高。
其实,不只是初一。
甚至是整个初一到初三,怎么教作文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有天赋的学子可能不用教,他自己写都写得很好。
而没有天赋的,又没有太多的办法教好。
难道,作文真的需要靠天赋吗?
黄一凡摇了摇头,便说道:“大家应该推荐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课外书给学子们读。”
“黄教授,我们也有推荐。四大名著,国外名著,这一些都推荐了。不过,效果很一般。不少学生都反应,老师,四大名著看不懂,他们说话怎么和文言文一样。至于国外名著,也有学生反应,虽然这一些字我全都认识,但他们说的话我是一个意思也不懂。”
这翻话却是让众人大乐。
哪怕就是黄一凡这会儿也被这翻话给逗得乐了。
确实。
四大名著虽说是白话文写的,但其实也是半文半白。别说是初中学生了,有一些高中学生都不一定完全看得懂。至于国外名著,因为是翻译过来的。所以整个的剧情与写作逻辑关系用的也是翻译体,完全与中国式的文章不一样,所以一众学生看着也怪,直言看不懂。
“这么看来,只能让大家去背声律启蒙了。”
想了想,黄一凡说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声律启蒙虽然写的是关于声律方面的内容,只是为作诗与写对,但其实“诗词”“对联”与作文有着很深的关系。小孩子现在理解不了没关系,那就背,背熟了,字里面的意思也就慢慢理解了。”
这也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黄一凡感觉自己的建议应该不错,只要小孩子他们将《声律启蒙》背得滚瓜烂熟。不说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大作家,但起码写作上的能力至少可以提升三成以上。而且,这个还可以推广而来的。只是,就在黄一凡感觉良好之时,几位教初一的语文老师却是问道:“黄教授,你说的声律启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哪里有卖,我去看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