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唐僧入宫倒换关文,恰逢仙鹿国丈也在场,于是乎,王宫大殿上上演了一场‘佛’与‘道’的碰撞。
国王说:“朕闻上古有云,僧是佛家弟子,端的不知为僧可能不死,向佛可能长生?”
唐僧一听,心里有些不满:比丘国可是个以和尚命名的国家,没有寺庙也就算了,你身为国王,怎么连关于僧人的传闻,都说是上古传说呢?
不过呢,唐僧的涵养很好,他郑重其事的对比丘国王道:
“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
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若言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唐僧明明白白的告诉国王:人身不过一具臭皮囊,总有坏的一天,何必恋恋不舍?
若想长生,需要行功打坐,需要获取功德。
若有人告诉你,采阴补阳可以长生,那纯粹是骗你,
若有人告诉你,吃药可以长生,那更是骗你。
不要再贪好女色了,只要你节欲,禁欲,一定能多活几年。
国王不知道听懂没听懂,但国丈听懂了。国丈心道:你t这不是在说我吗?
你妹的,昨夜你们施法弄走了我的小孩,叫我功亏一篑,今日,你又来朝堂上来打我的脸,真当我是泥捏的吗?
于是乎,国丈指着唐僧冷笑道:“呵,呵,呵!你这和尚满口胡柴!寂灭门中,须云认性,你不知那性从何而灭!枯坐参禅,尽是些盲修瞎炼。俗语云,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祸。
我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
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锑。歌之鼓掌,舞罢眠云。
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
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华精。运阴阳而丹结,按水火而胎凝。
应四时而采取药物,养九转而修炼丹成。
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
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国丈话毕,大殿上的众大臣,纷纷喝彩称赞!
为何没人给唐僧喝彩呢?
首先,唐僧不该说‘服饵长寿,实乃虚词’这句话。
西游世界是个什么世界?
神话世界!
西游世界中的百姓,因为吃了某种东西而长寿者,并不罕见。
远的不说,单说在场的众位大臣,都见过或者听说这样的例子,是以,国丈骂唐僧是‘满口胡柴’,其他人都非常的认同。
另外呢,唐僧又说:“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这段话,只有精神上升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感受的到。
这段话是指的是‘忘却凡俗*’,而国王和众大臣,却理解成了要禁欲。
当然,‘忘欲’这样的境界,凡人很难做到,就算是修行的和尚,九成九也是在禁欲,这也难怪国王和大臣们会理解错。
不管是国王,还是众大臣,每日里过的都是奢靡淫侈的优越生活,唯恐享乐太少亏了自己,谁又愿意禁欲?
而国丈的话,恰好与之相反。
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锑。
此话一出,顿时,有个‘逍遥飘逸的雅士’,浮现在众大臣的脑海中。
众大臣虽然做不到,但是,他们骨子里的文人情结,渴望这样的逍遥,于是乎,国丈的一席话引起了众大臣的共鸣,自然而然的赢得了满堂喝彩声。
从众人反应来看,高下立判,唐僧败给了国丈,灰溜溜的离开了王宫。
唐僧走后,国王遣散众大臣,和国丈说起小孩丢失之事,满脸的忧愁。
国丈强忍着心肝疼,回道:“国王毋忧,我观那取经的和尚,器宇清净,容颜齐整,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些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外加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
长生药没指望了,赶紧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务吧。
唐僧得知国王要取他的心肝入药,当即神色大变,然后就瘫倒在地,手不能动,口不能言。
唐僧为何如此恐惧?
因为,以前要杀唐僧的,都是些妖魔鬼怪,唐僧有徒弟保护,心中甚是安定。
今日要杀他的人,却是人间的国王。
唐僧一向反对悟空打杀凡人,今日,人间的国王要杀他,唐僧为难了!
若悟空要保护自己,难免与凡人动手,这和自己的行事准则不符,若不叫悟空动手,自己又会被杀,所以,唐僧又惊又急之下,中风了!
中风没关系,大家都是神仙,治疗中风不要太小儿科。
众人一番忙活,很快治好了唐僧。
唐僧清醒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扯着悟空,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
唐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悟空,若悟空一路打杀出去,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悟空回道:“若要全命,须得师作徒,徒作师。”悟空的意思是:他变成唐僧的模样,而唐僧,则变成他的模样。
唐僧却听差了,他以为悟空要做师傅,而他则要做徒弟。
这时的唐僧真的是怕了,急忙回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别说给你做徒弟,就是给你做徒孙都行!
唐僧为什么突然变的如此毫无底线?
一来,他现在指望悟空带他离开,要维护好悟空的情绪。
二来,唐僧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凡人,刚刚取经之时,只有二十五岁,意气奋发,壮志满酬。
到了如今,取经路已经走了十几年,现在的唐僧,已经接近四十岁。
按照凡人的平均寿命不足六十来算,唐僧的人生已经过了三分之二,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小年轻了!
取经,已经成了唐僧毕生的执念,有生之年若取不到真经,他这一辈子,就是一个笑话。
有念于此,唐僧的思想意识,已经开始了根本上的变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