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和第四波被悟空缴获了战利品的妖怪,是同一个实力的妖怪:她们便是盘丝洞的七只蜘蛛精,以及黄花观的多目怪。 br>
七只蜘蛛精和多目怪,都是毗蓝婆布置在西游路上的妖怪。
不过,毗蓝婆并没有告诉悟空她和妖怪之间的关系,她只是告诉悟空:“收蜈蚣精做个打扫庭院的奴仆”,悟空自然不会给‘打扫庭院的奴仆’留面子。
另外,就算悟空知道了毗蓝婆和多目怪的关系,也不会给她留面子。
为什么呢?
因为,毗蓝婆菩萨和如来佛祖之间的关系,同样非常的紧张,否则的话,她也不会被如来佛祖禁足了三百年。
只要不是如来派系的人,悟空都不会给面子,弥勒佛的面子悟空都不给,又怎会给毗蓝婆面子呢?
米勒佛至少是个佛,是个有大罗修为的高人,而毗蓝婆只是个菩萨。
虽然她一出手便制服了多目关,看上去很厉害,但是,她靠的多目怪师傅的身份,以及克制多目怪的金针,至于她本身的修为,并不是很高。
第五次被悟空等人掠夺的对象,是比丘国的白鹿。
白鹿乃是寿星公的坐骑,悟空连寿星公的面子也不给吗?
非也,因为寿星公的情况特殊。
前文说过,寿星公和八戒的关系非常的好,他为了保守某些秘密,曾经暗示八戒帮忙。
以悟空的聪明,自然能看出八戒和寿星公之间的小猫腻,只不过,悟空没有揭破他们罢了。
悟空和八戒一起进入白鹿的洞府,然后,悟空不见了,八戒打杀了狐狸精。
悟空干什么去了?
搜刮东西去了!
自从生下来,悟空就不是吃亏的性子,你们在我的面前玩灭口,我可以不揭穿你们,但是,你们要给我好处。
搜刮所得的东西,就是悟空的封口费。
寿星为了息事宁人,也只得任由悟空掠夺。
悟空搜刮完毕喊着要放火,刚好,八戒也想毁掉种种蛛丝马迹,于是乎,八戒亲手放了一把火。
第六次,缴获了没有人罩的南山大王,掠夺一空后放了一把火。
第七次,豹头山的黄狮精,人还没死呢,洞府掠夺一空,而后烧了个干干净净。
第八次,黄狮精的祖爷爷,九灵元圣的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九灵元圣可是太乙天尊的坐骑,悟空怎么不给太乙天尊面子呢?
只因为,这山洞的主人,并不是九灵元圣,九灵元圣只是个过客,他在这里只住了三年。
这九曲盘桓洞,归根结底,是属于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六人的洞府。
对于九灵元圣来说,六狮只不过是他完成任务的道具,他连六头狮子的生死问题都不管,又怎么会管洞府里的东西呢?
原著中,悟空总共掠夺了这么八次,周鼎乱入后,悟空掠夺的机会更多了一些。
悟空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以为:烧了妖怪的洞府,便能掩盖发了财的秘密,却不料,别人却从他们烧洞府的行为中,得知了他们发财之事。
是以,阿傩、伽叶才会找他们要‘人事’。
只不过,这件事是唐僧的事,悟空自然不会主动揽下责任。
八戒是个财迷,更不会出钱。
沙僧和敖烈分到的钱财,本就比悟空、八戒要少,闻听此言,更是左右四顾。
唐僧的性情向来迂腐,莫说没有钱,就算是有,他也不会给!
阿傩、伽叶尊者的心里这叫一个火:又道是见面分一半,我堂堂的尊者,亲口问你们要,你们多少也要表示表示吧。
你们倒好,不仅不表示,而且生硬的拒绝了,若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我们的面子何在?
于是乎,阿傩、伽叶给唐僧的全是无字经书。
悟空发现了阿傩、伽叶搞的猫腻,他却没有管。
悟空的心里是这么想的:我当初答应菩萨的是,护送唐僧来到西天,如今,我的任务圆满已经完成,你们若叫唐僧带着这样的经书回大唐,那就带,与我何干?
佛门真会叫唐僧带着无字经书回去吗?
自然不会!
燃灯古佛吩咐白熊尊者:“你速速赶上唐僧,把那无字之经夺了……”
阿傩、伽叶是如来的嫡系,他们给唐僧的无字经书,若被燃灯拿到手里,等同于被燃灯抓住了小辫子。
若如来处置不当,燃灯便可借此事撬动如来的地位,就算撬不动如来的地位,也可以趁机断掉如来的臂助,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白熊尊者是个棒槌,这厮抢了经书包裹,见悟空挥棒打来,唯恐被伤,赶紧抖开包裹。
包裹抖开后,经书落满地,自然有不少是打开的,唐僧也就发现了经书没有字的事。
白熊尊者未能理解燃灯佛祖的真意,还以为目的达成,顺势逃离。
取经是唐僧一辈子的大事,为了取经,唐僧放弃了多少诱惑,怎么甘心带着无字的经书回去?
于是乎,唐僧带着徒弟们二上灵山。
如来佛祖得知此事,心念电转:在唐僧的眼里,阿傩、伽叶二人代表的是灵山,是佛门,既如此,我便不能告诉唐僧,阿傩、伽叶是贪财之辈,否则的话,岂不是打自己的耳光?
于是乎,如来忽悠唐僧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然后,如来又给唐僧讲了故事,故事的内容就是那谁谁,我佛门之人下山与他诵经,要了他多少钱云云,回来以后,如来还说他要的少了。
如来讲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诉唐僧:你想要真经,必须给钱。
唐僧无奈,只得拿出自己仅有的财产:紫金钵盂。
袈裟和禅杖决不能给:一来,在唐僧的眼里,这袈裟和禅杖,都是国师周鼎的东西。
二来,此时的唐僧,并不知道自己可以驾云回去,他以为还要一路走回去。
所以,唐僧离不开这四季保暖,又防水防火的袈裟,更离不开清除瘴气的禅杖。
在场的佛门弟子中,自然有其他佛祖的支持者,那些人见阿傩、伽叶仅要来一个乞讨的饭碗,纷纷嘲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
他们的意思是:你们的脸面不值钱,如来的脸面也不值钱,索要了两次,就要来一个乞讨的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