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华夏文圣

作者:射手座李不二

   在场的记者们,此时想到自己已经爬到了二十层楼的高度,却是站在一个又木积木搭成的“玩具”上,所有人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很多女记者们都是惊呼了一声“不是吧!”直接吓得坐在地上。

  就连海哥,顾让,胡一南等人都是脸色大变,控制不住的害怕起来。

  苏怀看着卡尼苍白的脸色,哪里还有半点不信邪的样子,也是笑了出来,打趣道:

  “卡尼小哥,你想试这榫卯结构结实不结实,可以在这里用力跳一下,震动一下台阶,看看这座佛塔会不会摇晃。”

  “不要啊!!”旁边的卡拉夫人都忍不住惊叫起来,很多人吓得慌乱地想往下面跑,布朗议长此时才大吼一声:

  “别跑!!千万别跑!!!剧烈的震动会引发建筑的共振,密集脚步搞不好会让这里结构崩塌的!”

  那些惊叫着,想落荒而逃的人,顿时腿都软了,不少人都坐在了地上,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谁能想到,这整坐佛塔竟然都是榫卯结构的!!!这苏怀简直就是疯子啊!怎么能拿积木搭成这么高的建筑呢!还让他们爬上来了!?

  苏怀此时依然云淡风轻,用折扇指着塔顶下的那个结构解释道:

  “布朗议长你看,这个结构叫做斗拱,是榫卯结构一种高级的用法,是华夏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靠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

  这佛塔共用了54种不同的斗拱,用柱头,转角,补间三种铺法……”

  说着,苏怀对已经吓呆了众人笑道:

  “请各位不用担心,其实这榫卯结构的木塔在华夏古代不止一两座,在大灾难之前都屹立数百年不倒。

  榫卯结构最大的优点,其实就是抗震,由于木材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到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能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

  说完,苏怀注意到已经吓得靠着墙,大口喘气的锦织一,安慰道:

  “锦织先生不用害怕,你记得不记得你刚才说过,华夏建筑为什么喜欢做翘起的屋檐,以为是单纯为了美观?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我们华夏古建筑,在内部采用斗拱形式,延伸出去的力学用翘檐,是一种特殊力传递的中介,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加上翘屋檐,能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这样,就能大大增加地震下的抗震能力。”

  刚才锦织一点评华夏建筑华而不实,原来真正的关键在这里,可这位“花鸟诗圣”被苏圣人打脸,却丝毫不敢反驳,因为此刻他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苏怀不是在吹牛!!!!

  毕竟所有的人命都在他手里呢!

  在这木头积木搭成的塔顶上,上来差不多快100个人!

  你丫怎么不早点说啊!早点说,打死我们都不上来了啊!

  布朗议长抬头望着头顶的那复杂的斗拱结构,直接都呆住了,张大着嘴巴道:

  “这,怎么可能……塔高67米,完全用木头拼接,而木材的强度是现代钢铁的20分之一……”

  换句话来说,用木头来建造近67米的高塔,相当于用钢铁1200米的建筑,这绝对不是现代建筑思路能做到的!!

  这简直就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啊……

  苏怀此时满脸惋惜地感叹道:

  “这座木塔其实是仿制,辽代山西应县的释迦塔的,不过这还不是古代华夏最高的大木塔,在典籍中介绍,华夏最高的大木塔是,北魏洛阳城的永宁寺塔,文献中记载是490尺,也就是91米……

  很可惜,我们的工艺还达不到当时的水准,无法重建91米高的木佛塔了~~”

  旁边的人,听着都要晕倒了,我的妈呀~~你建这67米的就要人命了,你丫要打算建91米的!!你这是玩我们的命啊!

  正在众人吓得腿软时,仁娜听着到是抗震的,也是满脸惊奇道:

  “咦,这木头还有抗震功能?我来试试~”说着高高跳起,“咚!”“咚!”“咚!”的落在木地板上,众人感到木地板在晃动,顿时就有人吓得惨呼一声“啊”趴到地上了。

  卡尼此时吓得面无血色,靠墙双腿发软,一步都不敢动了。

  郭维在旁边摊开手,笑道:“唉,我这师母为人就是这么活泼,没办法啊。”心里都要笑趴了,就你这怂样,你还想泡仁娜?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

  看着海哥,顾让都是满脸惊恐,苏怀却对他们眨了眨眼,悄声道:

  “海老师,顾老师别担心,我是忽悠他们的,这主梁内部其实用的钢筋结构,这斗拱造高塔的技术,已经失传了……”

  他虽然看过释迦塔相关的资料,但是毕竟不是建筑专家,哪可能画出建筑图。

  而且就算他是建筑专业也没用,因为在他原本时空中,这应县释迦塔破损之后,当地政府组织专家想修复,结果研究过后都没有得出办法。

  因为专家也搞不懂这其中工艺的原理,那神乎其技的建造技术早已经失传了。

  而眼前这佛塔的斗拱结构,其实他做一个模型罢了,根本不是主承重,只是噱头。

  海哥和顾让听着这才放心下来,心中也是暗笑不以,原本也都想跺脚吓唬这些欧美人,可实在鼓不起这个勇气尝试……生怕自己一脚把这塔踩塌了。

  此刻苏圣人带头登顶,媒体记者们和安理会委员会,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众人来到最上层的观景台,远眺整个溪湖景区,顿都觉得一阵心旷神怡。

  从这个高度看下去,那一片片宋时建筑,古朴素雅在这山水之中,显得格外融洽,完全没有任何突兀的之感。

  这份自然的风格,显然才是华夏美学所追求的。

  而再看溪湖,更是宛如一面翡翠镶嵌着的宝镜,映着山,桥,林,木。

  金色的阳光下,湖水恬静得没有一丝涟漪,就像是一个准备出嫁的姑娘,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羞涩温柔,令人心醉不以。

  众人刚才担惊受怕心绪,都在这溪湖美景之中,渐渐平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