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作者:咫尺间

   虽然众人极度恶心,可在王庸不断的填鸭式念叨下,众人还是不得不接受了王庸这个“天命之子”的外号。

  而在网上,人们对于王庸调侃之余,也发现了王庸真正想恶心的人是谁。

  南韩的李在先。

  李在先成名很早,本人也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节的人。他成名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一件事情,那就是南韩语言的去汉字化。

  在他的推动下,南韩政府终于在1968年明文下令严禁政府公文中出现汉字,要求全都使用韩文。而李在先也因此名扬一时,并且开始编纂有关韩文的使用规范书籍,由此奠定了在南韩民众心中的地位。

  当时不少南韩民众都称呼李在先是先哲转世,是来指导南韩走向真正独立自主的。李在先更是多次表示,南韩想要成为当世大国,就必须要摆脱对华夏文化的附庸,去汉字化便是第一步。等到千百年以后,南韩就会拥有不输于华夏的悠久文化历史,而这种文化历史,独属于南韩,是南韩所有人的骄傲。

  王庸故意说自己是“天命之子”,不正是冲着李在先那个“先哲转世”的名头去的吗?

  先哲转世再牛比,也比不过天命之子啊。毕竟一个是老天爷亲儿子,另一个只是扰乱位面秩序的穿越者。

  好比王莽跟刘秀,结果不言而喻。

  “还是王老师稳!就知道王老师不会没来由的给自己贴金。”有网友赞叹。

  “得了吧,王老师不要脸的传统由来已久,这次他只是不要脸之余顺便恶心一下李在先。千万不能单纯的以为他转性了。”

  “楼上+1。相信王老师转性,不如相信太阳会从西边出来。”

  “我觉得咱们应该把这期节目发到南韩论坛,不知道李在先看了之后会什么感觉。”

  “李在先今年六十六了,按照咱们老话说‘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好像正好到了去见阎王爷的年龄啊?会不会王老师这个视频一发过去,他直接嘎嘣一下走了?”

  “可不能这么说,哪里能这么咒人家?兴许是两下呢?”

  网友们讨论的兴高采烈,拿着李在先疯狂调侃。

  这也不怪华夏网友,实在是李在先太招人恨了。这家伙一辈子就没干别的事,净可着“去华夏化”搞了。实在去不掉的,则从犄角旮旯里翻出一本野史,援引一番之后将本属于华夏的东西搬到了南韩。

  也正是这家伙带头,搞得现在南韩学者都落下了发明历史的病根。就差直接说华夏也是南韩发明的了。

  很快,王庸节目视频就被黏贴到了南韩论坛。

  南韩民众怀着好奇心点开一看,当时就气炸了。

  因为视频黏贴者前面大半内容都没有翻译,后面王庸说位面之子杀死穿越者的故事,倒是详细翻译了出来。而且还贴心的指出,王庸其实是借这个故事讽刺李在先,一副生怕南韩民众智商太低看不懂的样子。

  “这个华夏人简直太可恶了!他什么时候来南韩?我要去机场胖揍他!”

  “竟然侮辱我们伟大的李在先老师?这个人疯了吧?不过我想李在先老师应该不会对这种人感兴趣的,毕竟人不可能跟疯狗计较。”

  “可怜的掌柜们,已经沦落到靠着攻击南韩来显示存在感了吗?原本还因为他们当过南韩宗主国而高看他们一眼的,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了。南韩反制华夏的那一天马上到来。”

  “我已经转给了李在先老师办公室,不知道李老师会不会回应。我希望还是不要回应的好,因为为了一只小叫虫不值得。”

  南韩庆州。

  这是南韩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城市,文化底蕴远非首尔等新城市可比。这里最为特殊的是随处可见的古墓,跟居民建筑共存,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一座巨大的古书院里,一个身穿南韩传统服饰的老人正独坐院中,悠闲看着一卷古书。

  这个书院叫做玉山书院,是南韩五大书院之一,南韩古代大儒李彦迪曾经隐居于此,将其学说一代代传下。

  玉山书院是南韩藏书最多的书院,即便经过了一次次战争,仍旧有一千多卷的古书存世。被誉为南韩民族的瑰宝,南韩文化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只可惜,这颗明珠的内部构造直到现在也没人可以完全窥探清楚。成为南韩文化界最大的谜题。

  “先祖之学真的是经天纬地,让人难以窥探其一啊!这一卷册子我都研究半月有余了,竟然还是没法读懂。身为李彦迪后世之孙,实在惭愧……”老人摇着头,叹息道。

  这老人,却就是李在先,同时也是南韩古代大儒李彦迪的后世子孙。

  “老师,有个东西不知道该不该给您看……”这时候,却见一个年轻学生走过来,犹豫道。

  “你都这样说了,分明就是想给我看的。拿来吧。”李在先伸手将学生手里的平板电脑接过来。

  点开页面上的视频,看了起来。

  起初李在先还面色平静,带着七分大儒气质。看到后来,却是已经面色阴郁,大儒气质丢了六分还多。

  “这个华夏人,欺人太甚!”李在先重重将平板拍在石桌上,震的桌上茶水不断荡漾,溅出点滴。

  “老师不要生气,我看这人根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借机炒作。”

  李在先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道:“哼,之前我不愿意搭理他,想他随便闹腾闹腾就算了。没想到他变本加厉,那就不能怪我了!他不是要炒作吗?我偏不让他成功!给我联系南韩所有汉学家,告诉他们,不管这人怎么蹦跶,都不准回应!报纸媒体也一律不得大肆报道!”

  “是,老师。”那学生弯腰道,然后走了。

  剩下李在先一个人坐在院中,看着门外潺潺溪水,不断发出声声冷笑。

  ……

  华夏国内。

  王庸刚刚结束了最后一期的《华夏好先生》,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天泰呢。

  他想在天泰坐飞机直接去首尔,顺便把袁霖跟胡梨儿送回天泰市。

  这时,却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王庸一看号码开头几位,就知道不是普通电话。

  接通后,只听对面传来熟悉的声音,却是曹部长。

  “小王,在忙?”

  “曹部长好,忙谈不上,就是在收拾东西准备回一趟天泰。然后直飞首尔。”王庸回答。

  “嗯,多余的话我不多说,祝你马到成功。稍后会有人给你送去一个东西,算是我动用权利给你申请的。你到了首尔之后,可以联系当地一家华人企业,他们在南韩有些影响力,做起事来比我们官方好用多了。联系人的号码我一会发你手机上。”

  “谢谢曹部长,其实不用的,安全这一块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王庸道。

  这倒不是王庸吹牛,以他现在的战力,南韩能够对他造成威胁的人屈指可数。何况王庸还有一个大靠山呢,南韩跆拳道国技院。

  上次金静茵欠了王庸一个人情,王庸要是在南韩遇难,金静茵没理由见死不救。

  “多一分安全总是好的。行了,我还有事情,就不多说了。”曹部长说完,挂断了电话。

  而王庸正猜测曹部长给自己申请的什么东西时候,却听房门被敲响。

  王庸透过猫眼一看,却是之前被王庸袭击的那个保镖。

  这次保镖聪明了许多,直接站在墙体一侧敲门,离着门口远远的,显然生怕王庸再来一次。

  王庸哑然失笑,赶紧开门。

  保镖见到王庸脑袋露出,才松一口气,将一个信封交给王庸,道:“部长给你的。”

  说完就走,连一句话都不想跟王庸多说。

  王庸拆开信封,从里面掉出一张卡片。

  却是一个证件。

  “华夏文化部名誉顾问”。

  看到这东西,王庸不由嘿嘿一笑。

  这玩意说有用,其实也没用。因为就是一个名誉顾问,实际上不具备什么权利。但是说没用,却又用处极大。因为这头衔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得到的,这代表着一种官方身份,代表着官方认可。

  曹部长这份私人大礼,分量却是不轻。

  如果王庸真的在南韩出事,华夏国家却是也有足够的理由问责。

  “得,摇身一变金装加身了。这玩意要是被人传网上,估计我这被收买的罪名是坐实喽!”

  王庸自嘲的道,将证件贴身放好。

  推动华夏文化走向世界,个人力量显然不够。有国家助力,王庸求之不得,怎么可能会推拒?

  收拾完东西后,王庸跟秦铮、姚星辰、叶玄同、钱小峥等人告别,坐上了凌晨回天泰市的高铁。

  袁霖跟胡梨儿对于王庸将两人凌晨弄醒的行为极为不爽,气嘟嘟跟在身后,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要不是车站执勤民警认识王庸,就将王庸当成人贩子给抓起来了。

  一个半小时,王庸回到了天泰市。

  感受着夜幕下的天泰市,王庸心中蓦然生出许多力量。

  这座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古城,满满散发着厚重的历史力量。

  当年的孔子曾在此游历过,孟子也在此讲学过,一代词人辛弃疾更是出生于此,李清照也曾经在泉水垂柳中吟诵过那首著名的声声慢。

  更重要的是,王庸爷爷王鸿瑾更是在此居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王庸的童年生活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王庸心中一个个带着光芒的名字闪耀而过,激荡的他心潮澎湃。

  忍不住站在机场之中就放声长啸,惊动当空那一轮明月回应,生出阵阵风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