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粗豪的汉子,直肠子,尽管徐襄生的过于俊美,身体过于单薄,又不喝酒,连续几件事都与他们不搭调,但徐襄对饭菜的真心赞美,以及说起狩猎种田来,质朴诚恳的话语,头头是道的,很快就获得了涂海和刘老三的好感。
当说起刘老三的老家也是山东德州府时,与徐襄立刻就论起了老乡。
“……我跟着我爹逃荒过来时,只有六七岁,我娘和我一个弟弟都没能活下来,只活了我跟我爹俩人……好在来到这里,有山有林子,林子里有果子有野物,河里有鱼,我和我爹搭起窝棚住了下来……村子里的人都是一起逃荒过来的……”
这一认老乡,徐襄与刘老三立刻亲近了几分,很快兄弟相称起来。
第二天,徐襄告辞的时候,就看见刘老三牵了自家的大青骡子套了车等在了门口。
“徐兄弟,你身子单薄,寒天冻地的骑着马赶路,我不放心。我套车送你过去,到地方我就回来!”
听他这么说,徐襄也不发对了,只看了长贵一眼,得了个肯定的回答之后,上了刘老三的骡车,离开了这个小村子。
上了官道,看见路上车辙马蹄印纵横交叠,根本分辨不清了,涂海带着长福和两个护卫分作两批人往前头打探,留下涂海赶车,长贵则在车上伺候着。
刘老三家的车子简单,只搭了个竹席棚子,刘老三从家里搬了一床铺盖铺在车上,徐襄这会儿就裹着被子坐在车上,一边跟车辕上的刘老三、长贵说着话。三个人都穿的黑棉布羊皮袄子,带着羊皮帽子,老远一看,就好像出门的兄弟仨。
熟了之后,刘老三很健谈,“……这边的汉人大都是从山东、河北、河南几块逃难过来的,大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聚在一处,好比我那个小屯子,都是从我老家的刘家庄子、胡家集出来的,因为有十三户人家,刚来时扎了十三架窝棚,就叫了十三窝棚。也有叫上水沟子,下水沟子,小王屯,黑鱼窝……大都人口不多,也就十几二十几户人家。不过好歹都算安定下了,吃喝也不咋愁了,这里虽不及咱们老家气候好,可是好混穷,只要家里有劳力,肯下力气,就不愁吃不饱穿不暖。……再往前去就是北金了,北金那边金人就少一些了,主要是那边都是山林了,咱们汉人还是喜欢种地,到林子里不好活人……”
说着话,刘老三突然顿住话头,霍地一下跳下车去,牵了大青骡子就往旁边一个小岔路上走。
“长贵,你解了两匹马,放它们往回去!”徐襄立刻吩咐着。
长贵反应极快,立刻将拴在马车后边的两匹马解开,牵上大路,朝向来路,用辫鞭子狠狠一抽,马儿吃痛,唏律律一声嘶鸣,腾空跳了一下,朝着来的方向,撒开蹄子飞奔而去。
两匹马跑走了,再回头,刘老三赶着骡子车也走远了。长贵一个翻滚,就钻进路旁的树棵子里,趴在雪地里了。
一阵马蹄声如奔雷,滚滚而至,竟是从去往福余城的方向过来的。
一行人走到路口,那边刘老三赶的骡车出去二三百步了,却因着没有太好的遮挡,仍旧没能脱开这些人的视线。
为首之人一挥手,一行三四十人就风一般追着刘老三的骡车去了。
骡车速度毕竟有限,追击者很快就追了上去,将骡车截住。
“站住,站住,没听到喊你嘛,跑什么跑啊?”
“各位军爷,不知喊小的有啥吩咐?”刘老三抄着手弓着腰,陪着一脸的笑。
“你们做啥的?”那些人看见刘老三,差不多就知道自己追错了。上头的命令是让他们追关内来的一个人,生的极俊俏的小白脸子。说是身边跟着小厮随从将近二十个人……可眼前这个汉子,穿着羊皮袄,戴着羊皮帽子,身上的棉袄用一根腰带系着,脚上还穿着乌拉靴子……一看就是地道的关外汉子,哪里会是京城的小白脸子?咦,车上这个人……
“车上坐的是谁?一个大老爷们儿咋还用坐在车上裹着被子的?以为自己是坐月子的老娘们儿啊,吹不得风还是受不得寒呀?”
刘老三一脸苦笑着阻拦道:“几位军爷高抬贵手,车上坐的是我的兄弟,没啥毛病,就是想着能暖和点儿,少遭点儿罪,我们哥俩轮替着赶车,说好了,再过一会儿,就还我进去暖和暖和的……”
“哎?这话可说不过去?既然是兄弟,就没道理让大哥赶车的理儿,出来让爷们看看……”
那军士其实并不怎么怀疑,只不过追了大半夜,疲劳焦躁,那这两个庄户老实人取个乐子罢了!
徐襄不等他说完,就从车厢里爬出来,一边皱着眉头瞥了那几个人一眼,一边从刘老三手里接了鞭子过去:“哥,你进去歇着呗,我赶车!”
这一句话出口,不但嗓子哑了许多,就连口音也与刘老三相仿了。
那些人一听,登时失了追究的兴致,瞥了哥俩和骡车,一兜圈子,往来路上跑去。
路口上留了几个人,这时看见大队人马折回来,立刻回报道:“回百户大人,小的听着有马蹄声往那边去了……”
“那还不追!”
一群马就如来时一般,又一阵风卷过去,片刻功夫就跑远了,绕过一片树林子看不见了。
刘老三看着那边的动静,连忙扯着骡车掉转头,又回到大路上,顺路接了长贵,一路急赶,终于在又一个岔口上拐下去,这边刚刚上了岔路,涂海带着一名护卫赶了回来。
他们四个探路的恰恰好与追兵错过了,等着回来接上徐襄,一路去了四喜楼肖掌柜说的庄子。
到了庄子上,徐襄和随行人员也就会合了。却没有急着赶路,只在庄子上安顿了,每日打发涂海和刘老三分别带了侍卫出去打猎,顺便探听消息。
初始几日,泰宁城的追兵每天都有在大路上来回的,也往大路近处的村庄上搜查的,一连巡查了十来天,却一直没能找徐襄一行人的踪迹,这才在进了十月后,又一场大雪落下来后,撤兵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