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空间之田园归处

作者:姣姣如卿

  周阳兴冲冲地来接妹妹回家过暑假,看着沈国栋收拾好的一堆东西发愁,这些东西,他没个三五趟绝对拿不回去。

  沈国栋早有准备,他开了辆吉普车过来,笑嘻嘻地跟周晚晚嘚瑟,“咋样,还得我送你回家吧!”

  周晨指着那堆东西笑,“准备得真齐全,毯子都给带回去了,看来囡囡一个暑假只能好好在家待着了,听成绩的时候也不用来开班会了,这么多东西再折腾一趟多麻烦。”

  沈国栋计划了好多天,放暑假的时候要把周晚晚接回来干这个干那个,周晨都让他磨叽得耳朵起茧子了。

  沈国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开始想办法自救,“囡囡,我再给你准备一分儿,全都是一模一样的!你再回来也不用搬来搬去了。”

  周晚晚笑眯眯地点头,“好啊,可是我觉得我挺念旧的。”

  沈国栋瞪着堆满后座的一堆东西左右为难,周晨抱着胳膊在旁边幸灾乐祸。

  小汪把大脑袋从后座伸过来蹭周晚晚,又歪头看沈国栋,试探着也去蹭蹭他,你怎么了?不高兴了?

  沈国栋一巴掌把它拍回去,“滚蛋!你傻瞅啥?!”

  走之前周晚晚把她画了好几天的画交给了周晨,让他帮她通过县文化馆报名参加全省的绘画比赛。

  周晨摸摸妹妹的头先给她打预防针:“这次比赛范围很大,你虽然画得很好,其它参赛的人画得也一定不会差,而且这种比赛全凭评委的主观意识,并不能说画得好成绩就一定好。”

  “我知道。二哥,你放心吧,我就是去试试,不得奖也不会哭鼻子的。”周晚晚抱着周阳的胳膊撒娇,“我就是想给大哥再挣一张奖状回来!”

  “家里那面墙都要贴满了!大哥再空出一面来,到时候你俩把它也给贴满!”只要说到弟弟妹妹的优秀,周阳马上就没了平时的谦虚。高调得几乎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家孩子聪明优秀谁都比不上!

  沈国栋把周晚晚送回来。自己也开始了每天通勤的日子。为了表示他回来得理由很充分,他还把冰箱和电视都拉了回来,“我想天天回家看电视!”

  这台电视机马上在屯子里引起了轰动。整个绥林县城也就县政府大礼堂里有一台电视机。还是黑白的,彩色的屯子里的人几乎听都没听过。

  这个新鲜玩意儿据说是省城外贸商店里卖的,只卖给外国人!只能用啥外汇卷买!外汇卷是啥?外国钱?

  电视机一来,全屯子男女老少齐聚周家。甚至外屯子的都过来看新鲜。周家的院子再大也装不下这么多人。

  而且,来的人鱼龙混杂素质不齐。第一个晚上过去,花架都要被人摘秃了,花墙边一股尿骚味儿,小汪还咬伤了两个试图进仓房的人。

  周阳和沈国栋赶紧想办法。第二天就把电视机搬到了当街,再拉上一盏电灯,每天定时六点到七点看完新闻就搬回来。大门紧闭,我们家睡得早。谁都不招待了!

  从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定点儿到周家大门口看电视成了全屯子,甚至周围几个屯子最主要的业余文化生活。

  既然沈国栋说要回来看电视,周晚晚索性就让他看个够,每天晚上八点,她就开始用空间里的设备在经过她改装的电视机上放各种电影和电视剧。

  只要是这个时间线以前的,周晚晚就都放给他们么看。从邵氏的老电影到好莱坞大片,从世界知名乐队的演出录影到国外经典电视剧,最后发现,最受周阳和沈国栋欢迎的是那部美国科幻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

  这部长达一百多集的科幻电视剧摄制于一九六四年,一九八零年才被引进中国,而且只播了二十一集,每周一集。

  周晚晚当然没有那么多忌讳和考虑,看他们看得那么入迷,就每天三四集地放,让他们看个够。

  周末回家的周晨也迅速入迷,开始每天跟沈国栋通勤,就是为了一集不落地看麦克˙哈克斯和他的伙伴们的冒险故事。

  “你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周末的时候周晨给妹妹讲这部剧的故事,先跟她分享一段自己最有感触的经典台词。

  而周阳和沈国栋则跑去干岔河游泳了。麦克在大西洋里畅游的英姿真是太帅了!虽然早过了少年热血的年纪,他们也还是忍不住要学一把心目中的英雄。

  利用这台电视机,周晚晚又帮助哥哥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对这个时代和世界的认识早已经不再局限在这个边远的小县城里了。

  世界那么大,人生的可能性那么多,他们摩拳擦掌满腔激情,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合适的机会冲出去,去探索,去征服,去实现在他们脑子里还没有成型却已经鼓动得他们的血管彭彭跳动的人生蓝图。

  当然,他们每天晚上在家里看电视的事,也跟偷听敌台一样,是绝对保密的。电视机里那些外国人说着一串串的外语,见面贴脸拥抱,这在这个时代,简直是通敌和耍流氓!

  可是,环境的压力再大,也影响不了年轻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迅速的适应能力,周阳几个只用了几天,就习惯了听外语看中文字幕。

  再过几天,周晚晚起床,周晨已经能用“古德猫宁”跟她打招呼了。

  这个暑假,家里的空气都是振奋的。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光芒,快速流动的血液在耳膜上砰砰作响,心早已经高高飞扬。

  无处发泄的激情只能用在晨起的锻炼上,跑去小寒山一个来回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在沈国栋的提议下,三个人又增加了在山里越野和负重的训练。

  周晚晚看着哥哥们绑在腿上的大沙袋,和后园子那堆他们为了增加强度从小寒山背回来的木头。心也跟着鼓舞振奋起来。

  周晨开始在早上给周晚晚加一件长袖衬衫的时候,她的暑假也要结束了。而他们家东边那块挨着防风林的荒地开始破土动工,要盖新房子了。

  “给知青盖知青点,他们在各家实在住不下去了。”

  周阳人厚道,说话尽量给人留点面子,其实,这些知青已经快要成为屯子里的祸害了。没人愿意再留他们在家里住下去了。

  自从一九七二年福建省一位小学教师李庆霖作为知青家长给*主席写了一封全国皆知的信以后。知青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胆气也跟着足了起来。

  再加上很多人回城无望,真正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要在这穷山沟沟里当一辈子的老农民了!一部分人开始破罐子破摔,很多问题和矛盾就尖锐了起来。

  逃避劳动找各种理由不上工的有之,反正“够不够,三百六”。*主席都说了,必须保证知青吃饱饭!干不干活生产队每年都得给我分三百六十斤粮食。那还干个球活!

  偷鸡摸狗祸害邻里,偷青掰玉米挖地瓜趁黑去瓜地摸西瓜的更是屡见不鲜,抓不住找不着证据的,他们就梗着脖子不认。逼急了就要去上面反映情况,你们生产队和大队这是要迫害知青咋地?!

  被当场抓住找着证据的,就装可怜耍无赖。都是离开父母亲人的可怜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吃两口青玉米摸两个西瓜,还能真把他们拉出去批斗不成?

  知青问题本来就敏感,上面最不想见的就是在这一块出问题,出了事领导们捂还捂不过来呢,谁还敢闹大了呀!这么点小事儿,赶紧小事化了吧!

  知青们更是有恃无恐,老子已经被一竿子打到底儿了!还能拿我们咋样?不让我当老农民了不成?!老子求之不得!

  屯子里的人虽然各有各的小算盘,当初接收知青的时候也都有自己的打算,可是对糟蹋庄稼这件事,是都不能容忍的。

  几千年的传统理念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融入所有农民的血液里,下地踩坏一颗苗都心疼半天,哪能受得了有人这么不把庄稼当回事儿!

  民愤越来越大,就二道坎大队,就已经出现了好几起房东和知青动手的斗殴事件了。

  郑满仓没办法,只能学习别的大队的经验,去上面请示,在大队建个知青点,把他们都圈在一个地方,爱咋折腾咋折腾去吧!

  选来选去,最后把地址选在了周家隔壁的荒地上。这里在全屯子的最后街最东头,他们折腾起来也不扰民,而且,最主要的是,不会出现邻里矛盾。

  周家那几个大小伙子,这些人再刺儿头他也惹不起!

  周阳几个还真是对这事儿没什么感觉,这些别人眼里的刺儿头,跟他们从来不敢起刺儿。

  而且他们的目光已经越放越远,越来越宽,根本不会把几个因为苦闷彷徨而放弃努力向上的知青放在眼里。

  周晚晚把家里的花墙加密加高,现在,即使到了冬天花叶凋零的时候,站在墙外也看不见一点墙内的情况了。

  门窗包括前后大门都上了dna锁,除了自己家人,谁都别想自己开门进来。

  知青点的房子几天就建好了,墙上的泥巴还没干,知青们就被郑满仓迫不及待地赶进来了。

  周晚晚在忙忙活活搬家的人群里看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人——赵宝生,还有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郭克俭。(未完待续)

  ps:实在抱歉,感冒折磨得姣姣这两天丢三落四稀里糊涂,定时发布设置错了,把十一号六点设置成了十二号六点……

  等姣姣病愈,一定加更,用实际行动表达歉意。